close
亞太地區肥胖指標首度出爐,打破以往沿襲美國與國際的肥胖標準。

許多人一夕發覺,原來自己早已過重了。
肥胖的判定標準都是以歐美所定的「身體質量指數」(Body Mass Index,簡稱BMI)作為標準,這個比例向來也是醫學界建議民眾控制理想體重的計算方法,身體質量指數超過標準愈高者,罹患疾病的機率愈高。

 所謂身體質量指數是以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的平方,BMI指數大於30為肥胖,25~30是過重,19~24.9則為標準體重。

 但,根據新公布的亞太肥胖指標,亞太地區的人口,BMI18.5~23才是標準體重;BMI23~24.9視為過重;BMI只要超過25,即名列肥胖家族,標準較歐美國家嚴苛許多。也使得很多像美玲、瑞智這樣的人,一夕之間從擁有標準體重變成過重,甚至變成胖子,雖然他們一磅也沒有增加。

   BMI愈高,罹患疾病的機率愈高

 照此標準,過去只是「過重」的人,現在統統被視為肥胖,預警他們需要小心控制體重,預防疾病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系的教授克里奇里(J.Critchley)表示,「大部份的亞洲人,身體質量指數只要超過23,與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開始增加。」事實上,身體質量指數與健康息息相關。

歐美的調查指出,健康的人口身體質量指數平均約為25。BMI愈高,罹患膽結石、第二型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及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機率也隨之增高。

 BMI超過30的人死亡率較之BMI為25以下者,高出50~100%。至於BMI為25~30的體重過重者,死亡率則增加10~25%。

    亞洲人BMI超過23即為過重

 然而,這一套標準卻不適用於亞洲及太平洋島嶼的人口,因為它所依據的幾乎都是針對美國人及歐洲人所做的研究。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肥胖指數委員會聯合主席西門(P. Zimmet)指出,根據歐美這項標準,「亞洲華人可能會對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落入的範圍有錯誤的安全感,誤認為自己是健康的。」

 逐漸累積的亞洲肥胖研究指出,亞太地區愈來愈多人罹患與肥胖有關的疾病,然而這些人的BMI數值比列入「過重的」白種人還要低,可見亞洲亟待建立自己的標準。香港中文大學尼爾等人指出,香港人BMI超過30的人口只佔全國總人口的6%,但是成年人當中竟然有10%的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,17%患有高血壓,以及超過半數的人血脂過高。

 在台灣,國人沿用的也是歐美這一套標準,造成國人疏於意識體重超重與罹患肥胖相關疾病。

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資料,台灣19歲以上的男性,BMI平均數為23.1,女性則是23.8,原本都屬標準的BMI,但是事實上,根據亞洲的黃金標準上限(BMI不超過23),數值已經偏高。台灣目前40歲以上約有60萬人罹患糖尿病,而這些病人當中60%都是肥胖的人。

 新出爐的亞太肥胖指標對於亞洲人控制體重、預防肥胖,提供非常重要的意義。研究肥胖的專家從預防的角度主張,維持穩定的體重、提早控制BMI的數值,是對付肥胖的最佳策略。「不管你多胖,只要稍微降低BMI的數值,所有的危險因子都會減少,」克里奇里教授篤定地表示。

 因為少運動、過食等生活習慣的影響,亞洲人體重逐年攀升。亞太肥胖指標提醒人們更為警覺這個現象。正如肥胖專家所言,不要不切實際地要求自己達到所謂的「理想體重」,但是BMI值超過標準者只要稍為減少體重的5%,就大大地降低罹患各種文明病的機率。

另外,身體質量指數不適用於五種族群,大家也要注意!

1. 年紀小於18歲者

2. 競賽運動員

3. 孕婦或哺乳婦女

4. 體弱或需久坐老人

5. 肌肉發達的健美先生與小姐




資料來源:康健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